"); //-->
单片机简单来说就是集CPU(运算、控制)、RAM(数据存储-内存)、ROM(程序存储)、输入输出设备(串口、并口等)和中断系统处于同一芯片的器件。
在个人电脑中,CPU、RAM、ROM、I/O这些都是单独的芯片,然后这些芯片被安装在一个主板上,这样就构成了我们的PC主板,进而组装成电脑,而单片机将这些都集中在了一个芯片上。
51单片机
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,当然也是初学者们最容易上手学习的单片机。
最早由Intel推出,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,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,堪称为一代“经典”,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1、51单片机特性
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,成为易上手的单片机主要有以下特点:
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,称作位处理器,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。
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,如传送、置位、清零、测试等,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,其功能十分完备,使用起来得心应手。
同时在片内RAM区间还特别开辟了一个双重功能的地址区间,使用极为灵活,这一功能无疑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
乘法和除法指令,这给编程也带来了便利,很多的八位单片机都不具备乘法功能,做乘法时还得编上一段子程序调用,十分不便。
2、51单片机缺点
AD、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,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。
虽然I/O脚使用简单,但高电平时无输出能力,这也是51系列单片机的最大软肋。
运行速度慢,特别是双数据指针,如能改进能给编程带来很大的便利。
51保护能力很差,很容易烧坏芯片。
3、51单片机应用范围
目前在教学场合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大量被采用。
使用最多的器件:8051、80C51。
STM32单片机
由ST厂商推出的STM32系列单片机,行业的朋友都知道,这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系列单片机,应该没有之一,功能及其强大。
其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、低成本、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-M内核;同时具有一流的外设,1μs的双12位ADC,4兆位/秒的UART,18兆位/秒的SPI等。
在功耗和集成度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,当然和MSP430的功耗比起来是稍微逊色的一些,但这并不影响工程师们对它的热捧程度。
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易用的工具,再配合其强大的功能,在行业中赫赫有名。
1、STM32单片机特性
内核:ARM 32位Cortex-M3 CPU,最高工作频率72MHz,1.25DMIPS/MHz,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。
存储器:片上集成32-512KB的Flash存储器,6-64KB的SRAM存储器。
时钟、复位和电源管理:2.0-3.6V的电源供电和I/O接口的驱动电压,POR、PDR和可编程的电压探测器(PVD),4-16MHz的晶振,内嵌出厂前调校的8MHz RC振荡电路,内部40 kHz的RC振荡电路,用于CPU时钟的PLL,带校准用于RTC的32kHz的晶振。
调试模式:串行调试(SWD)和JTAG接口,最多高达112个的快速I/O端口、最多多达11个定时器、最多多达13个通信接口。
2、STM32常用的器件
使用最多的器件:STM32F103系列、STM32 L1系列、STM32W系列。
51和STM32的区别
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,这一系列的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。
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,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8bit单片机之一,它的代表型号就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。
STM32单片机则是ST(意法半导体)公司使用ARM公司的cortex-M3为核心生产的32bit系列的单片机。
它的内部资源(寄存器和外设功能)较8051、AVR和PIC都要多的多,基本上接近于计算机的CPU了,适用于手机、路由器等。
#单片机##兼容##芯片##51##pic#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